不再仅依赖“价格内卷”,中企出海实现哪些升级?
61 2025-04-05 09:13:23
尽管如此,王震认为,与中海油的重组相比,中石化此轮改制之路难度和复杂性都要高得多。
《意见》的出台,为湖北顺利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提供了保障、新增了动力。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化工业界专家和中部企业负责人,他们普遍认为,《意见》提出了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和方针,利好当地石化优势产业的跨越发展。
到2015年,三大合成材料产值占全省石化产业总产值比例将达17%,精细化学品占比达45%以上。中部地区再获国家政策红利,各省石化行业对此有何反响呢?湖北省经信委重化处副处长钟金芳告诉记者,目前,湖北省正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和有利条件,发展工程塑料、特种橡胶、高性能纤维、有机硅材料、有机氟材料等产业。他认为,这一发展战略与《意见》正相符。要推进石化等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实现原材料工业由大变强,推动建设布局合理、优势突出、体系完整、安全环保的原材料精深加工基地。8月31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会长刘益民表示,湖南省利用液化气、芳烃等炼油工业副产的原料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同时,以掌握核心技术为突破口,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实施重大产业发展创新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成果应用示范工程。一些政府官员和经济界人士于是乐观地预计:下半年,在一系列刺激政策推动下,中国经济将企稳反弹。
尤其是美国页岩气的规模化开发,引发其资源、能源类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相关产品价格下移,对长期凭借低价格取胜的中国石油化工商品将形成较大冲击,已经并将继续影响中国出口。石化业内也有不少人认为,这些措施将刺激市场需求,石化行业将从中受益,实现稳定增长化石能源仍大有潜力可挖地球上石油和天然气,现实和潜在储量其实比我们想象中多。仍以油砂为例,沥青混杂在砂粒、细沙、粉尘和水中,其开采原理是通过蒸汽加热固态沥青的方法获得流动的液态石油。
当然,新能源的开发刻不容缓。开采油砂后的剩余物,会形成黏稠的物体。
徐忠华分析说,评估一种新能源的前景,要评估其能量密度、成本和规模,是否能和化石能源相当。但是以人类现有的技术手段,尚未找到有效处理方法。道达尔中国首席科研代表、首届绿色电子国际会议发起人徐忠华博士介绍说,除了以中东产区为代表、易开采的传统石油之外,地球上还有大量不易开采的非传统油气,如超重油、页岩气、油砂等,其开采的技术难度、经济成本额和环境风险较高。而在海洋里,还藏着全球三分之一的油气产量,预计其潜力有1400亿吨石油和140万亿立方米天然气。
能源更是一个经济学问题目前,全球80%的能源供给依赖化石燃料。不少新能源的生产过程,目前仍然很耗能,并会产生环境污染,排放温室气体。此外,油砂中含有重金属物质,渗透到地下水,会污染邻近河流,导致肿瘤鱼等畸形动物的产生。目前使用的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处理方法挖一个大水塘储存这些物体,任其自然沉淀分离,这一过程大概需70年之久。
未来5到15年里,石油、天然气需求仍将不断增加,人类需要技术创新,有效使用非传统油气资源。煤、石油、天然气也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也罢,其实地球上没有一种所谓最好的能源,每一种能源都有优点也各有短处,关键要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来发展。
环保与气候问题不容回避但是,非传统油气资源的开采,会给环境造成目前仍无法弥补的伤害,所以其开采和利用必须慎之又慎。预计到2030年,能源结构也不会有大的变化,75%仍为化石能源。
徐忠华指出,石油储量超过1000亿吨的油砂,将成为未来的石油主力资源之一。对埋藏较深的油砂,则还需往地底下打两口平行井,一口注入水蒸气加热沥青,一口抽取流动液态石油。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从全生命周期来评价它是否真的环保、绿色。近几年,墨西哥湾漏油等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大事故,化石能源使用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暖负有重要责任等,对公众而言更是不再陌生。目前,全球成熟油田的产量以每年6%的速度在下降,而人类对石油的需求却以每年1.2%的速度继续增加。徐忠华认为,能源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徐忠华表示,石油企业有责任对其进行生态恢复。对埋藏较浅的油砂,直接剥离地上植被即可。
于是,开采过后,环境往往千疮百孔。被问及很多新能源开发的前景问题,他的回答都是技术路线已解决,现在需做的是改进工艺、降低成本。
这是出于保障能源安全的考虑,因为毕竟化石能源的储量在减少,开采难度和成本将越来越高不少新能源的生产过程,目前仍然很耗能,并会产生环境污染,排放温室气体。
仍以油砂为例,沥青混杂在砂粒、细沙、粉尘和水中,其开采原理是通过蒸汽加热固态沥青的方法获得流动的液态石油。预计到2030年,能源结构也不会有大的变化,75%仍为化石能源。但是以人类现有的技术手段,尚未找到有效处理方法。徐忠华分析说,评估一种新能源的前景,要评估其能量密度、成本和规模,是否能和化石能源相当。
对埋藏较浅的油砂,直接剥离地上植被即可。被问及很多新能源开发的前景问题,他的回答都是技术路线已解决,现在需做的是改进工艺、降低成本。
化石能源仍大有潜力可挖地球上石油和天然气,现实和潜在储量其实比我们想象中多。徐忠华表示,石油企业有责任对其进行生态恢复。
于是,开采过后,环境往往千疮百孔。此外,油砂中含有重金属物质,渗透到地下水,会污染邻近河流,导致肿瘤鱼等畸形动物的产生。
目前,全球成熟油田的产量以每年6%的速度在下降,而人类对石油的需求却以每年1.2%的速度继续增加。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从全生命周期来评价它是否真的环保、绿色。而在海洋里,还藏着全球三分之一的油气产量,预计其潜力有1400亿吨石油和140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埋藏较深的油砂,则还需往地底下打两口平行井,一口注入水蒸气加热沥青,一口抽取流动液态石油。
徐忠华指出,石油储量超过1000亿吨的油砂,将成为未来的石油主力资源之一。煤、石油、天然气也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也罢,其实地球上没有一种所谓最好的能源,每一种能源都有优点也各有短处,关键要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来发展。
近几年,墨西哥湾漏油等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大事故,化石能源使用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暖负有重要责任等,对公众而言更是不再陌生。目前使用的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处理方法挖一个大水塘储存这些物体,任其自然沉淀分离,这一过程大概需70年之久。
开采油砂后的剩余物,会形成黏稠的物体。徐忠华认为,能源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经济学问题。